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> 2018年第35期
编号:13332167
皮肤微囊肿性附属器癌临床病理观察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8年12月15日 《中国当代医药》 2018年第35期
     [摘要]目的 探讨皮肤微囊肿性附属器癌(MAC)的临床病理特点、诊断及治疗,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。方法 对我院1例发生于左大腿的MAC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观察,并复习相关文献。结果 患者女性,48岁,临床表现为左大腿部手术瘢痕周围瘙痒。组织学表现为肿瘤通常见于真皮层内,部分浸润到皮下组织,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及鳞状细胞组成的团块、巢状、条索状或腺管样结构,可见角质囊肿形成;瘤细胞团间为宽窄不一的纤维间隔,腺管样结构管腔较小,内衬单层或双层立方细胞,腔内含嗜伊红均质状物;细胞轻度异型,核染色质粗,可见小核仁。结论 皮肤MAC是一种向毛囊和汗腺分化的罕见低度恶性附属器肿瘤,生长缓慢,有其独特的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。目前以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,术后密切随访。

    [关键词]癌;附属器;微囊肿;左大腿;临床病理

    [中图分类号] R739.5 [文献标识码] A [文章编号] 1674-4721(2018)12(b)-0004-04

    [Abstract]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......
1 2 3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3446 字符